English

台湾岛上的拼音之争

2000-11-14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“汉语拼音”是国际通行的中文拼音模式,1986年,联合国决定,中国地名、人名的英文拼写,全部采用“汉语拼音”模式,外国人学习中文,也基本是从“汉语拼音”入手。全世界各种主要文字的电脑资料库,都是以“汉语拼音”作为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中国地名、人名的译音。台湾岛最近为何会掀起波澜,质疑台湾当局突然用“通用拼音”方案,取代汉语拼音方案?

近年来,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,“汉语拼音”被推广到全世界并得到国际社会承认。国际标准组织也已认定“汉语拼音”为汉语标准。

过去,台湾的中文译音系统十分混乱。台湾各县市在为地名注音时,各行其是,五花八门。比如,台北市的“万华”,按旧地名叫“艋甲”,而闽南话发音又变成了“Manka。有人说,如果一个外国人拿着地图在台湾从南到北走一趟,肯定会被地名闹得一头雾水。因此,从1999年7月,台湾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“汉语拼音”方案。

早在十几年前,联合国就决定,中国地名、人名的英文拼写,全部采用“汉语拼音”模式,如过去“北京”的英文是“PEKING”,此后一律采用“汉语拼音”的“BEIJING”。因此,“汉语拼音”是国际通行的中文拼音模式。尤为重要的是,全世界各种主要文字的电脑资料库,都是以“汉语拼音”作为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中国地名、人名的译音。

台北市的路牌、交通标示牌等,陆续更换上分别用中文及以“汉语拼音”标示的英文,以方便海外游客识别。据说,此项工程耗费了2000多万元新台币。台湾岛八成以上的高速公路路牌,以汉语拼音方式标示英文。外国人认为这给他们带来很大方便,一致表示赞赏。正当台北市更换路牌的工程即将全面完成时,台湾当局最近突然公布了一个“中文译音统一规定草案”,决定未来岛内人名、地名、街名的中文英译拼音,将采用“通用拼音”方案,取代原来的汉语拼音方案。这一决定在岛内掀起波澜。

台湾众人抨击“通用拼音”是浪费资源,自造困境。台湾分管交通方面的官员表示,岛内有八成的交通路标,已经改用汉语拼音,如今又要变化,实在浪费资源。学者蔡志浩说,“通用拼音”和国际标准的汉语拼音不同,势必造成困扰,最后“通用拼音”还是要被放弃。马英九表示,“汉语拼音”是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,台北市采用汉语拼音,符合世界潮流,当局突然改用“通用拼音”,让人莫名其妙。台湾民众和外国客人交往越来越多,中文译音的路名是给外国人看的,如采用连外国人都看不懂的拼音,怎么进行交流呢?台北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,也从专业角度批评“通用拼音”不可行。

“通用拼音”与“汉语拼音”相比,约有85%的音节拼法一致,约有15%的音节,是台湾“本土语”发音拼音,使用后可能会造成极大的困扰,因为欧美的图书馆都采用“汉语拼音”。比如,一个外国人要在台湾以外的图书馆,查阅台湾的人名、地名,如果他在电脑键入的关键字,用的是与“通用拼音”相同的那85%的话,就不会有问题;但他键入的关键字正巧是不同的那15%的话,他就根本无法在电脑中查出所需要的内容,或者是得出错误的资料。

台北市一些官员和社会知名人士,都对这一做法提出质疑和抨击。认为这种做法并非出于统一语音的考虑,而是一种“政治性考虑”。台北民政局局长林正修说,难道政党轮替,语言也要轮替?

台湾有些人指出,拼音系统必须尊重国际通用性,联合国已经采取汉语拼音,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用汉语拼音。台湾和国际社会打交道,却不使用国际通用的拼音系统,实在让人不解。

台湾报纸也发表署名文章指出,这一作法不但不利于两岸沟通,而且还会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,极可能深化两岸的文化隔阂。

由此可见,“汉语拼音”与“通用拼音”之争,表面上看是一场“学术”之争,实际上潜藏着“统”与“独”之争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